激情 责任 团队合作

 

人才档案:

陈树彬,高级工程师,获二〇〇九年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荣誉称号。199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至今工作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致力于激光玻璃和特种光学玻璃的研究与开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激光玻璃及其制备工艺研究和生产的第一线工作,在激光玻璃及其制备工艺研究、研制设备的设计、建立和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科研团队一起,研究成功了国际独创的磷酸盐激光玻璃半连续熔炼工艺、用于车载高能激光武器系统的新型高能激光钕玻璃材料,对大尺寸激光玻璃坯片生产能力提升项目研制设备设计、建设及工艺研究有重要的贡献,目前正在发展激光玻璃的连续熔炼工艺技术。现负责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玻璃生产车间大口径激光玻璃制备工艺改进与发展工作。

在大学学习期间,陈树彬就对自己所学的材料相关专业有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带着满腔的希望与青春的热情加入玻璃车间科研团队,成为了上海光机所的一员。制备工艺研究不仅时间周期长,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那时候,住在集体宿舍里的他,并不甘于下夜班后的休息,总是在适当休息半天过后便再次回到研发现场,抓紧一切时间来学习和充实自己,在各位前辈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这也为他今后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面对国家需求,研发工艺设备

早期的ICF激光装置相对小型一些,需要的激光玻璃尺寸比较小,随着国家的需求和ICF装置的发展,要求激光玻璃的尺寸越来越大,性能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新型激光玻璃的研发和所制备的玻璃尺寸不断加大,对研制设备有更高需求,其制备工艺技术难度成几何级增长。这也要求我们有更先进的研制设备和更可靠的制备工艺。为解决此问题,陈树彬作为核心工艺人员之一,开创性的研发出半连续熔炼工艺,成功解决了单坩埚熔炼状况下激光钕玻璃的除水、消除铂颗粒等两大关键技术,简化了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随着近年来激光装置的发展,国家重大专项的需求的提升,原先的设备在生产尺寸和生产效率上开始有些捉襟见肘。作为关键技术人员,陈树彬负责大尺寸激光玻璃研制设备方面的设计、建设和组织工艺研究,和科研团队一起,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单元技术试验,筹建了新的连续熔炼试验车间,协调组织实施了连熔实验线的建设,历经几番寒暑,终于在2009年上半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连续熔炼玻璃样品的所有技术指标都与单坩埚熔炼的激光钕玻璃相当,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不仅要经过长期生产一线的经验积累,更需要努力不懈的实验才能得出的成绩,陈树彬也谦虚的称为“略有心得吧”。

打造精品团队,齐心合力攻关

提到玻璃车间的团队,陈树彬总是难掩满脸的得意之色。他说:“大家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齐心合力,一起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好的。每当有任务下来,大家都是兢兢业业,彼此配合,没有任何矛盾,大家都把彼此看成一个整体。”而面对队伍中二三十岁的青年职工数量较多的现状,陈树彬也说,我们做技术主要是靠传承和经验,像我就是从老一辈人手中接过了接力棒,现在和将来也会把它继续传承下去。

即将搬入新区,未来充满希望

对于即将搬迁到上海光机所北开发区,陈树彬充满希望的说:“相比这里,北开发区的环境要好得多,近年来所里对我们也很重视。到了北开发区,我们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上海光机所北开发区的落成,在硬件上也为玻璃车间解决了一大难题。相信在那里,陈树彬和他的团队会做出更多的成果,为国家重大专项的实施保驾护航,为上海光机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所办公室孙涤非/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研发中心温磊采写)
附件列表: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