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的故事

 
 

409”是位于上海光机所西区创新楼北侧的一个只有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多年来,共享这个十多平米空间的是三位研究员、一位副研和一位资深工程师。其中一位是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优秀青年基金”称号获得者。我们这个故事想讲的是受条件所限“蜗居”于一室的他们如何默默耕耘创造着世界领先的成果,如何演绎潜心研究、探索真理的上光精神。让我们先从介绍他们的名字开始吧,他们是:曾志男、刘鹏、刘军、郑颖辉、葛晓春。

                       

【十年磨一剑,潜心做科研】

三十六岁的曾志男研究员是上海光机所“本土”博士毕业,2013年,这是他在所里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了,算算研究生的时间,十几年的光阴,他已经算得上是上海光机所的“老人”,所以在409办公室,别人习惯性的称他“曾头儿”。

十多年里,“曾头儿”一直从事超短超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产生高次谐波和阿秒脉冲的研究,在高次谐波和阿秒脉冲产生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原创性的成果,作为课题负责人,他先后承担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科研任务。问起现在的工作,已是博士生导师的曾志男谦虚地说:“现在学生已经是实验的主力军了。”但是从他在实验室忙碌穿梭的身影,和办公桌上满满罗列着的书籍资料,却如实地展现了这样一位一线科研工作者日复一日刻苦钻研的故事,也讲述着他过去的十多年里兢兢业业、潜心钻研的经历。

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方面,曾志男同样是硕果累累,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应用物理快报(Appl. Phys. Lett.)、光学快报(Opt. Lett.)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两项科研成果分别入选2005年和2009年度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名单,一项科研成果还被选为“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的侯选新闻条目。截止到20122月份,他的论文已被德国马普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等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的权威科学家等引用超过230次(数据要更新)。2012年,曾志男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首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支持。

“我只是在路上,没有做些什么特别的。”面对走过的科研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曾志男这句总结显得过于平淡。回忆过去,他说道,“刚来的时候,李儒新老师和我们两个学生挤在一个小办公室,一个大实验室一台激光器,大家还要抢着用,现在回看,上海光机所变化真的太大了。”说到这些年亲眼所见的变化,他却略显兴奋。十年磨一剑,然而在科研的路上,数十年也不过转眼间,面对未来,曾志男目标明确,“前方的路很清晰,也还很长。”

 

化学博士搞激光,学科交叉结硕果

“有事打刘鹏实验室电话。”,“有事可以到他实验室找他。”一般情况下,“409”的同事都会用这两句话回复来找刘鹏的人。因为只有喝水,刘鹏才会出现在“409”,其余的时间他几乎全天待在实验室。笔者最终也是在实验室完成了对刘鹏的采访,严谨、认真、善谈却极富学者气质,这是这位研究员给人最深刻的印象。

刘鹏是“409”的两位“海归”之一。2000年刘鹏获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当时他的研究方向是化学反应动力学。毕业后,他踏出了国门,分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进行了博士后研究,这些年里,他开始接触到超快强激光场中的分子动力学研究,从此也开始了和上海光机所的不解之缘。2006年,刘鹏正式进入我所强光实验室工作。

超短超强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这是刘鹏、曾志男都在研究的一个物理化学过程。“我们着重了同一个过程的不同侧面,”刘鹏十分细致地解释到:“他的方向是通过这个高阶非线性过程产生一些激光上的新特性,而我更注重于这个过程反过来体现的物质本身特性。”从化学专业出身的博士,到激光专业研究所的研究员,站在物理化学的学科交叉点上,这位“海归”默默的展现着他的才华,成果包括:发展了波形可控的太赫兹辐射的产生方法,实验验证了高次谐波双中心干涉的场强效应,发现和解释了线性分子双脉冲取向的导数法则规律等等。在上海光机所的七年中,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和物理评论(Phys. Rev. A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培养了4位研究生。

“和水管工人一样,科研只不过是一种职业,所谓的科研精神,也许只能说是科研人员的职业素养吧。”刘鹏谈到了他所认为的科研精神,所谓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潜心踏实的科研精神,在他看来,只是从事这个职业的“基本配置”。怀着这种平实的心态,刘鹏正稳扎稳打的走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上,未来是一片光明。

 

【“海归”回家展宏图】

中科院刘军研究员是“409”的另一位“海归”,2011年夏天,已经是日本电气通信大学助理教授的刘军不仅选择了回国,而且选择了“回家”,回到培养他博士毕业的上海光机所怀抱,继续他的科研生涯。从“走出去”到“回家来”,刘军一直致力于飞秒超短超强激光技术及相关仪器装置、飞秒非线性光学和非线性激光光谱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20115月,第五届大阪大学近藤奖颁发,刘军凭借在飞秒超快激光技术、飞秒非线性光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登上了领奖台。大阪大学近藤奖每年颁发给两名39岁以下,并在日本激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而刘军成为了首位获此殊荣的外国科研人员。在日本工作的四年里,刘军的研究成果颇丰,由他设计和建成了一套级联四波混频多色飞秒激光系统,多次被日本媒体报道,一些研究成果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协助日本的小林孝嘉教授从日本JST申请到5年约5亿日元的CREST重大项目。这时的刘军已经顺利走进了科研生涯的上升通道,然而为何他却在此刻选择了回国呢?“科研环境和发展是一方面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父母年纪大了,我不应该长期在国外,而要回来照顾他们。”带着浓厚湖南口音,刘军非常朴实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2012221日,刘军,他回国短短的一年多里,已经申请到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9SCI学术期刊论文。和“409”办公室其他科研人员工作稍有差异,刘军在飞秒超短超强激光技术及相关仪器装置方面的研究更多偏向应用,他基于一些创新性成果,还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秒脉冲测量仪的产品样机。“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希望不久的将来,这套产品能够打破我国在飞秒测量等高端仪器都依赖进口的局面。”刘军满怀期望、充满信心。

 

【“科研妈妈”,埋头奋战实验室】

在“409”,称曾志男为“曾头儿”源于郑颖辉,因为从2004年郑颖辉来到上海光机所读博时就由曾志男指导。所以她和曾志男一起,从事着超强超短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高次谐波与阿秒科学等方面的研究。

2009年是郑颖辉留所工作的第二年,这年731日,《中国科学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我国阿秒脉冲的啁啾控制研究获新突破”的报道,该项进展的论文第一作者正是郑颖辉。这项工作首次实验证实利用双色场对阿秒高次谐波脉冲进行动力学啁啾控制和脉冲压缩的新途径,首次实验演示了对阿秒谐波脉冲负啁啾的补偿,并于当年7月在Physics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也是这年,她被授予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对我们来说,上班和休息的界线很模糊,我较多的时间待在实验室,轮到我可以做实验,我会从早上九点一直泡到晚上十点。”现在的郑颖辉,已经是一个两岁小姑娘的母亲。然而,这个能泡一整天实验室的科研骨干却只能两个月回老家看一次女儿。

 “我们是一群‘老帮菜’!”说到这个办公室,郑颖辉笑着给出了玩笑式的总结。“老帮菜”意味着“气氛沉闷”,“和时尚脱节”,这也是外人对“409”的印象,但是,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里,这个“409”空间绝不沉闷。

 

【“铁打营盘”求奉献,兢兢业业保运行】

2000年夏天,葛晓春大学毕业后走进了上海光机所的大门,从此便扎根在这间“409”办公室。作为“409”的最老员工,葛晓春戏称自己是“铁打的营盘”。其实,葛晓春“铁打营盘”式的工作经历,是源于她在实验室相对特殊的工作性质。

和“409”其他几位不同,葛晓春是实验室激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程师。这项工作也许并不太要求创新的激情,但却要比激情更难百倍的耐心和坚持。十三年如一日,她每天做好确保运行的每一步:测量和记录每步骤的参数,查看激光系统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为实验提供稳定的激光光源。此外,她还要及时维护更换消耗品,清洁优化系统。“使用激光器做实验的人是轮流的,而激光器和我是不变的”,这让葛晓春成了真正的“铁打营盘”。

为了让实验人员每天都能及时开始实验,葛晓春始终坚持提前来到实验室,做好各项准备,她也因此选择了离所很近的寓所,以保证能随叫随到。十三年里,葛晓春负责运行维护的激光器上,诞生了多少项科研成果,发表了多少篇一流论文,她也许从没有统计过。但是,这些科研人员们并没有忘记,在他们成绩的背后,还站着这样一位默默工作、坚持奉献的女工程师。

 

编者记

编者在采编这篇“身边人,身边事”专栏报道的过程中,为这个十几平方米的“智密区”所感动。近年来我们所的园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科研人员的办公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仍然还有十几平方米“蜗居”五个高级科研人员的困难情况存在。当然,上海光机所的大院里还深藏着很多如“409”一样的故事,故事主角们醉心于各自的研究领域,拥挤中透着淡泊与宁静,内心却在广阔科研热土上驰骋;而上光所的大院在整个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也正是这样一方“不断挑战国际激光科技前沿,努力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热土。

附件列表:

版权所有 @2009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