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实验室简介
发展历程
主题讲座
工会活动
周年晚会
征文活动
留言板
实验室主页
终身难以忘却的记忆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12月29日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在中科院,中物院两院高层远见卓识的决策下,实验室成立至今已经三十年了,也到了而立之年。三十年时光犹如白驹过隙,当我们重温这一段充满正能量的创业史,多少人和事,仿佛就在眼前,成为我们终身难以忘却的记忆。 

  作为实验室三十年奋斗历程的见证人和亲历者,我强烈地感悟到有一种力量,那就是实验室的凝聚力;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实验室全体同志的理想信念;在激励支撑着实验室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有回报,终究铸就了实验室今天永恒的经典。 

  实验室精神的核心意涵就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无私忘我的献身精神。从神光系列装置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在年轻一代实验室领导的带领下,走出国门,面向世界,都完美诠释了实验室这种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不会忘记,实验室主要创始人邓锡铭院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环境下,他以武训办学百折不挠的精神,为实验室的生存发展倾注了其毕生的精力,开创了一条强强联合,体制创新之路。从此,给实验室注入旺盛的生命力。邓院士即便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病床上,用他经过多次化疗而颤抖的双手,写下了二十多页关于实验室发展的建议书,为两院高层的决策提供依据。当我和范院士两人护送邓院士走向他生命最后归宿的那一刻,我深深地领悟到,唯有大德者,方能无私忘我,甘为人梯。唯有大爱者,才能穷其所有为众生。邓院士为实验室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将永远铭记在全室同志的心中。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历史不会忘记,当神光II装置工程研制遇到较大困难,在事关我国ICF研究事业荣辱兴衰的关键时刻,王世绩院士临危受命,勇于担当,以其宽厚包容的磊落胸襟,在巨大的压力下,承担起神光II装置改进达标的重任。王院士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是要当这个主任,神光II终究是要向全国学术界作出交代的。现在老邓已经离开了我们,这样一个局面,这个责任还是由我来承担。我不会恋栈,待神光II向国家交卷之日,便是我交班之时。在王院士、范院士、林院士以及朱健强研究员等主要骨干组成的神光II改进达标领导小组的带领下,重整队伍结构,增设现场总指挥,引入第三方监理机制,统一认识,群策群力,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改进达标总体技术路线,创新发展了十五项关键技术,经过近三年的改进达标刻苦攻关,终使神光II装置全系统全部达到并部分优于原定指标。至此,历时七年有余的神光II装置工程研制任务圆满完成,向国家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王院士也一诺千金,随即着手实验室领导班子换届,把接力棒交给了年轻一代领导集体。 

  在神光II装置国家级鉴定验收总结会上,王院士动情地说:在神光II装置研制获得成功的今天,我们特别怀念已经离我们而去的王淦昌、陶祖聪、邓锡铭等对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前辈科学家,他们在生命弥留之际,还一再叮嘱我们一定要把神光II搞好。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告慰他们了。王院士的一席话感人至深,令我们至今不能忘怀。 

  记得有一位伟人说过: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也决不会忘记,实验室全体科技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实验室发展所做出的不可或缺的实际贡献。 

  人要懂得感恩。我感谢实验室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我还要感谢在我四十余年从业道路上,给予我诸多教诲,帮助和支持的各位良师益友。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2017年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借此机会,我诚挚地祝福实验室在年轻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神光梦再创辉煌。我们有理由相信实验室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杨义


文章评论
附件列表


版权所有 ©2016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