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截至2022年11月,上海光机所共有在职职工92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62人),包括两院院士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9位、国家重大专项副总设计师1人、国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1个团队连续获得2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6人、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4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1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1人;4个项目入选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11人、中科院产研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15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56人、6人获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资助;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8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近年来,上海光机所贯彻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先后共建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上海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初步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格局,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融合,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聚焦于激光领域的产业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建成江苏省激光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及全固态激光技术、激光装备及工艺、激光检测仪器等研发中心,入选科技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 ...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作等在内的系列科普工作,获得...
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自1964年成立至今,已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上海光机所的重点学科领域包括:强激光技术、强场物理与强光光学、空间激光与时频技术、信息光学、量子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器件、光学材料等。
截止2021年底,上海光机所共有职工1036人,专业技术人员912人,先后有9位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读研究生828人(含联培生)。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之江激光创新中心、光学元器件上海基地等国家级平台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共获国家级奖励49项,中科院奖励122项,省部级奖励155项,申请专利4662项,授权2906项。根据研究所“十四五”规划及重大科研任务的需要,面向海内外广纳优秀学者加盟。
招聘方向
高功率激光技术
高能量密度物理及应用
激光雷达与信息传递
固体(光纤)激光与光纤传感
空间激光遥感
激光时频传递与测距技术
量子光学与空间物理
强场激光物理及应用
激光光源及应用
激光智能制造
信息光学
EUV光源
光电集成技术
精密光子传感技术
硅基光电子芯片研究、设计、测试、封装及应用
生物光子学
微纳光子学材料
高能激光材料
激光薄膜
核废料玻璃基础研究
材料计算模拟
精密光学检测与加工技术
一、条件及待遇
(一)战略科学家
应聘条件: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学术领导能力,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学术前沿,具有世界一流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专业领域内顶尖的专家学者。
薪酬待遇:
1. 年薪不低于100万元。
2. 科研经费和个人补贴等,“一人一议”。
(二)科技领军人才
应聘条件: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在海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等担任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
薪酬待遇:
1. 年薪: 80-120万元。
2. 科研经费:1000-2100万元。
3. 个人补贴:200-450万元。
4. 保障条件:精装人才周转公寓,嘉定优质教育资源,寒暑托班、晚托班办理上海市户籍、家属安置等。
(三)青年科技人才
应聘条件: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连续不少于3年的科研工作经历,或具有担任副教授或相当岗位的任职经历。
薪酬待遇:
1. 年薪:50-80万元。
2. 科研经费:300-900万元。
3. 个人补贴:100-300万元。
4. 保障条件:精装人才周转公寓,嘉定优质教育资源,寒暑托班、晚托班,协助办理上海市户籍、家属安置等。
(四)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
应聘条件: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在海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且取得国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成果。
薪酬待遇:
1. 年薪:30-65万元。
2. 保障条件:精装博士后公寓,嘉定优质教育资源,寒暑托班、晚托班,协助办理上海市户籍等。
二、联系方式
上海光机所全年开展优秀人才引聘工作,随时接受应聘申请,符合条件的人才可推荐申请国家、中科院和上海市人才计划。欢迎应聘人员到我所交流访问。
联系人:人事处 周茜、贺洪波
电子邮件:zhouqian@siom.ac.cn、hbhe@siom.ac.cn
联系电话:021-69913320、021-69918300
传真号码:021-69918008
联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