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截至2022年11月,上海光机所共有在职职工92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62人),包括两院院士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9位、国家重大专项副总设计师1人、国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1个团队连续获得2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6人、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4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1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1人;4个项目入选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11人、中科院产研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15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56人、6人获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资助;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8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近年来,上海光机所贯彻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先后共建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上海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初步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格局,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融合,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聚焦于激光领域的产业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建成江苏省激光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及全固态激光技术、激光装备及工艺、激光检测仪器等研发中心,入选科技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 ...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作等在内的系列科普工作,获得...
上海光机所知识创新工程工作简报
(第二八九期)
2011年11月15日
上海光机所成功主办首届亚太高功率激光损伤与先进光学材料专题研讨会
11月6日至9日,由上海光机所和国际光学工程协会(SPIE)联合主办的亚太高功率激光损伤与先进光学材料专题研讨会(2011 Pacific-Rim Laser Damage - Optical Materials for High Power Lasers)在上海嘉定成功举行。这是除美国激光损伤年会(Boulder Damage Symposium)之外,首次在亚太地区召开的激光损伤专题SPIE国际会议。上海光机所副所长邵建达研究员任会议主席,美国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LLNL)国家点火装置(NIF)光学元件主管Christopher J. Stolz教授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Koji Sugioka教授任会议共主席。来自亚洲、北美、欧洲等地区8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其中境外代表20余位。会议共录用论文90篇,其中大会报告3篇,邀请报告16篇。
开幕式上,会议秘书长、上海光机所贺洪波研究员代表组委会致开幕词,简要介绍了此次会议举办的背景、目的和整体概况。SPIE会务经理Diane Cline女士、共主席Koji Sugioka教授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其后,郑万国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Koji Sugioka教授、邵建达研究员分别围绕高功率激光技术、激光加工、激光材料等三个领域作了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完毕后,会议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共设9个专题,包括紫外-红外高功率激光损伤,超快-连续激光辐照效应,激光切割和加工,缺陷、污染、抛光和表面损伤,表征技术和测量方法,高损伤阈值薄膜,非线性激光晶体,激光陶瓷,光学玻璃与光纤等。16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就相关专题作了邀请报告,包括法国菲涅尔研究所Jean Yves Natoli教授、美国新墨西哥大学Wolfgang Rudolph教授、法国卡昂大学Richard Moncorgé教授、意大利比萨大学Mauro Tonelli教授、德国光子技术研究所Christian Mühlig博士、法国LULI实验室Jiping Zou教授、日本大阪大学Takahisa Jitsuno教授、上海光机所楼棋洪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邱建荣教授等。与会代表们在会上充分展示最新研究进展,会议学术气氛浓厚、讨论热烈。
8日晚,国际节目委员会成员、SPIE代表等应邀出席圆桌讨论会。各国专家、代表对此次会议的组织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建议上海光机所和SPIE将这一会议持续办下去,不断加强各国同行在激光损伤与光学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会议结束后,部分专家学者参观了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法国菲涅尔研究所的Jean Yves Natoli教授应邀访问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并与该实验室主任张龙研究员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光学学会、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以及上海光机所SPIE学生俱乐部的鼎力支持。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同行参与专业领域内的国际交流提供了良好机会,扩大了上海光机所在高功率激光损伤与光学材料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今后,上海光机所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把该会议打造成亚太地区激光损伤与光学材料科技工作者交流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的重要学术平台,为推动我国高功率激光技术与激光材料的发展贡献力量。(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供稿)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