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截至2022年11月,上海光机所共有在职职工92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62人),包括两院院士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9位、国家重大专项副总设计师1人、国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1个团队连续获得2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6人、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4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1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1人;4个项目入选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11人、中科院产研人才项目入选者1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15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56人、6人获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资助;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8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近年来,上海光机所贯彻落实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先后共建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上海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初步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格局,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融合,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聚焦于激光领域的产业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建成江苏省激光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及全固态激光技术、激光装备及工艺、激光检测仪器等研发中心,入选科技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 ...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作等在内的系列科普工作,获得...
报告题目:背接触单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报告人:董庆锋 教授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报告时间:2019年10月16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西区一号楼108会议室
报告摘要:
基于钙钛矿材料的光电性能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领域发展十分迅速。以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钙钛矿材料显示了优异的光电性能,其迅速提升的光伏及发光效率以及其可大范围设计调节的光电特性成为国际材料学界和光电子学界关注的研究热点。当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认证效率已超过23%,成为仅次于单晶硅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显示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本次报告基于钙钛矿单晶材料生长及器件研究,探索单晶钙钛矿材料基本光电性质及突破钙钛矿电池性能、成本、稳定性等瓶颈的新途径。[1-2] 本报告中我们展示了钙钛矿单晶的生长方法及钙钛矿单晶器件的制备,对基于背接触结构的单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制备进行了探索,器件显示了优异的性能进展及优异的工作稳定性,为突破钙钛矿电池效率及稳定性瓶颈提供了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Q. Dong, Y. Fang, Y. Shao, P. Mulligan, J. Qiu, L. Cao, J. Huang, Science, 347, 967~970, 2015.
[2] Q. Dong, J. Song, Y. Fang, Y. Shao, S. Ducharme, J. Huang, Advanced Materials, 28, 2816~2821, 2016.
报告人简历:
董庆锋,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探测器,钙钛矿光电功能材料及器件。2013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2013-2016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底加入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钙钛矿晶体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器件研究等领域做了多项创新工作。近期主要研究兴趣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近年发表论文70余篇,引用11110余次,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包括Science,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当前致力于单晶钙钛矿电池的开发。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