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中国激光杂志社在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中举办系列活动
展出版改革成果 促国际化发展进程
3月18-20日,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国激光杂志社在此次展会期间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成为展会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观众。其中包括:第九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激光与光学技术论坛、2013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及优秀产品发布会、2013中国激光杂志社英文期刊优秀论文奖颁奖典礼、光机设计与光学加工高级培训班、先进激光技术及其应用高级培训班、光电成像及测试技术高级培训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一)学术会议全面升级推进国际影响力
“光学前沿——第九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暨国际激光与光学技术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该学术会议由《中国激光》杂志社、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欧洲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是中国激光杂志社推进“文化出版改革试点”的重要工作之一,已成为促进光学领域学术交流的一个响亮的学术品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随着欧洲光学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的加盟,该会议已全面升级为国际会议,进一步推动其国际影响力。
大会由中国激光杂志社董事总经理杨蕾主持,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主编范滇元、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维强、欧洲光学学会主席H. Paul Urbach和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委会高志山副主任委员分别致辞。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David A. B. Miller、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副所长陈卫标研究员、欧洲光学学会主席,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H. Paul Urbach、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电子工程系教授Claire Gu、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Ting-Chung Poon、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汉奇等2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特邀报告。
为期两天的学术报告中,会议代表就激光器与激光光学、激光生产与先进制造技术、光学检测技术、光学与光学制造技术、光电子学及其他应用等专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报告内容精彩,现场交流踊跃。该会议为我国激光领域的新老学者提供了一个探讨新思想、交流新技术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会议现场照片
中国激光杂志社董事总经理杨蕾主持
大会主席范滇元院士发言
(二)2014光学前沿之夜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
3月18日晚,2014“光学前沿之夜”在上海举行。该活动包括了2013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发布会、2013中国光学优秀产品发布会、2013中国激光杂志社英文期刊优秀论文奖等3项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侯建国院士课题组“基于等离激元增强拉曼散射的单分子化学成像”等来自国内各研究机构、大学的19项研究工作入选“2013中国光学重要成果”。“中国光学重要成果”评选活动是由中国激光杂志社旗下的《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杂志于2005年创办。与发表原创SCI论文相比,这个栏目介绍的文章具有更广泛的宣传与普及意义。历时9年,该栏目已成长为我国光学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知名评选活动,其评选结果被众多光学专家作为一项重要成绩与荣誉,获得广泛认可。
与“2013年度中国光学优秀产品”同期揭晓的还有2013年度“创新产品”、“年度风云企业家”、“实验室推荐品牌”、“最佳代理商”4个奖项,18个获奖代表获奖。“中国光学优秀产品评选”是中国激光杂志社于2011年推出的首个针对中国光学企业的评选活动,同样受到企业界的广泛好评。
本年度活动,共有来自全国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近30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特别邀请了范滇元院士,林尊琪院士,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主编、英国帝国理工大学Colin Danson教授,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馆戴慕杰领事,欧洲光学学会候任主席SeppoHonkanen教授等多位专家亲临指导,并担任颁奖嘉宾。
2013中国光学重要成果颁奖合影
2013中国光学优秀产品颁奖合影
(三)专业培训紧抓市场热点
作为学术拓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杂志社通过分析行业需求,邀请多位资深专家开设了“光机设计与光学加工”、“先进激光技术及其应用”、“光电成像及测试技术”3个高级培训班,解析当前热点技术及趋势。
3月19-20日,“2014年光机设计与光学加工高级培训班”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此次培训邀请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朱健强研究员、理波光电公司振动控制产品营销经理Sylvia Tan授课,来自长春光机所、安徽光机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朱健强研究员在精密光学机械设计中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光机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工艺、新技术概述等层面作一介绍,受到了学员的热烈欢迎。理波光电公司的Sylvia Tan经理则从光机设计的基础介绍了理波光电隔震系列光机产品的设计、检验和选购,为实际采购光机产品提供了有力地帮助。
3月18-20日,由中国激光杂志社组织的“2014年先进激光技术及应用高级培训班”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西安炬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刘兴胜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楼祺洪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客座研究员、上海飞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骁军为学员们带来了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以及当前热点——3D打印的精彩内容。
3月18-19日,“2014年光电成像及测试技术高级培训班”在展会期间同期召开。本次培训历时两天,由北京理工大学林家明教授主讲。林教授就光电探测器技术进展及主要特性参数、光电成像系统及检测技术基础、光学系统的基本参数测试评价方法、光电成像质量评价技术进展等方面给学员带来了两天充实的课程。学员们对课程内容和老师的教学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课程准备充足,内容深入浅出。
(四)立体展台展示办刊成果
作为本次展会最大的期刊出版机构,中国激光杂志社携手中国光学期刊联盟的所有期刊以精装展台亮相慕尼黑上海光博会。中国激光杂志社近几年在期刊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多项重大进展:2013创办了2本新的国际期刊——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与Photonics Research;杨蕾总经理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第三批领军人才;中国激光杂志社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杂志社倡导的“中国光学期刊联盟”联系日益密切,加盟期刊不断增多,在数字化出版、反学术不端等工作方面也开展了有益的工作。此次参展的近50种期刊吸引了上千名国内外观众驻足翻阅,对于光学从业人员了解我国光学期刊的水平,传播光学成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出版高水平学术期刊的同时,中国激光杂志社充分利用期刊出版过程中的信息集聚优势,策划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为光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创建多个交流平台,为推动光学传播、促进产学研结合,积极贡献自身力量。我们也将依然坚守自己的职责,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为光学从业人员搭建一个更丰富、更前沿、更自由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信息管理中心供稿)
附件下载:
copyright
@ 2000-
20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