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科院“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行动”实施方案》部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百年,引导广大青年科研工作者敢于创新、接续奋斗,把个人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6月9日上午,上海光机所“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对标学习会在羲和厅举行。上海光机所青年职工和研究生共200余人参加了学习。会议由副所长李学春主持。
党委书记陈卫标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他强调:上海光机所青年一代要学习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国家的需要、立足研究所的需要,聚焦主责主业,为重塑中科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征程做出上海光机所新的贡献。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有创新敢为天下先,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二是要有千淘万漉只为真,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三是要有众智所为无不成,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会议邀请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作《爱国 奉献 求真 创新—杰出的战略科学家钱学森》专题报告。他以钱学森经历的百年中国历史为主线,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坎坷的经历、纯净的心灵、独特的个性、卓越的科学思想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钱学森爱国爱党的故事感人至深,引发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2021年是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发明60周年,其发明人王之江院士给全体上光青年写来了一封鼓励信,讲述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发明背后的故事及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许。王院士希望:年轻一代要敢为天下先,好好学习,独立思考,解放思想,使中国的创造发明,推进人类社会前进一步。
会议邀请四位分享嘉宾,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代表——胡企铨研究员、楼祺洪研究员及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代表——彭宇杰副研究员、研究生代表施家文做了对标分享发言。通过互动交流,激励青年一代更好地延续老科学家们胸怀天下、爱国敬业的家国情怀,真正坚定信念,勇挑时代重担,在科技创新事业中奋发有为,建立新功。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所综合档案室组织了“档案中的初心使命”实物展,第一次在所内集中展出我所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入党申请书、科研笔记、实验手稿、发明实物等珍贵档案。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参观了档案展,并积极留下了观展留言。
陈卫标书记作指导讲话
李学春副所长主持
张凯馆长作专题报告
大会现场
附件下载:
copyright
@ 2000-
20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