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光机所共有在职职工95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37人),包括两院院士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973计划项目及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重点研发计划高技术领域等专家组成员6人、国家重大专项副总设计师1人、国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1个团队连续获得2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5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
上海光机所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按照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发展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上海光机所“一三五”发展目标,在高功率激光、信息光学、光学与激光材料科技领域与国外开展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同时,上海光机所根据各国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合作政策,有计划、有重点地策划、设计和组织了若干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际合作模式。通过组建联合实验室,组织高水平国际会议,承担多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和培养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重实效的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了上海光机所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
一、组建联合单元,扩大上海光机所的影响力,提升所的国际学术地位。
2012年4月28日上午,中韩高能量密度激光物理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和韩国科技部部长李周浩共同为中心揭牌。李周浩在致辞中指出,中韩联合研究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积极努力,对韩、中两国科技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韩方合作单位韩国原子能研究所是拥有50多年历史的优秀研究所,在原子能领域取得了一些世界级的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上海光机所在等离子体、激光核聚变等方面取得许...
上海光机所十分重视院地合作,近年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紧密围绕先进激光产业链,先后建立了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上海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和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三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在产业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服务企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还与红塔证券等共同组建激光产业基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融合...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作等在内的系列科普工作,获得...
6月20日至7月6日,上海光机所顺利完成2022年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现场审核。本次质量内审组长由保密与质量办公室副主任王琴担任,相关部门10余名内审员组成审核组。
7月6日下午,保密与质量办公室线上线下组织召开质量内审末次会议,副所长冷雨欣、王钦总师、质量管理体系相关部门领导、质量主管、内审员等40余人参会。会议由保密与质量办公室主任周增会主持。
周增会强调了本次内审是在2021年度内审的基础上,更加深入、专业地依照审核准则对各个部门和项目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审核。王琴对内审情况进行总结并通报本次内审结论。会议还对9个一般不符合项和部分常发性的整改项进行了通报、解释,针对整改项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并组织参会人员就整改清单展开讨论。
王钦总师肯定了本次质量内审前期准备充分,审核组内审员们以较高的效率完成了两周内审,全面、细致地覆盖了质量体系要求、相关部门/实验室和项目组。他表示,内审作为对本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诊断”过程,能够帮助各部门系统性的了解和确认体系运行的情况,及时梳理漏洞。各部门对于不符合项的整改要严肃、严谨,对于整改项也应在内部进行必要的举一反三,提高认识,主动发现“共性”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严重不符合项情况的发生。
冷雨欣总结讲话,此次内审既是对本所质量管理体系的一次“考核”,也是对内审员团队的一次“练兵”,建议完善质量内审总结报告的同时,对本次质量内审中的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并形成相关报告,有利于机关部门进一步发挥“店小二精神”,做好归口管理,有利于实验室吸取经验教训,主动“向前一步”,积极与职能部门对接。他强调,质量管理工作对接一线科研生产,质量管理部门应深入了解所内业务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帮助实验室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对于此次内审发现的问题,希望各部门领导积极重视,共同配合,吸取教训,保障我所体系运行持续改进。
2022年度质量体系内审末次会议主会场现场
内审末次会议线上会场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